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迎新方案,无进展生存期突破近3.5年
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直是乳腺癌治疗中的难点,这类癌细胞因过度表达HER2蛋白而更易侵袭和转移,过去多年里,紫杉类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、帕妥珠单抗的THP方案始终是一线治疗的“金标准”。不过,随着一种叫德曲妥珠单抗的新型ADC药物(能精准“打击”癌细胞的靶向药
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直是乳腺癌治疗中的难点,这类癌细胞因过度表达HER2蛋白而更易侵袭和转移,过去多年里,紫杉类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、帕妥珠单抗的THP方案始终是一线治疗的“金标准”。不过,随着一种叫德曲妥珠单抗的新型ADC药物(能精准“打击”癌细胞的靶向药
HER2阳性(HER2+)乳腺癌具有侵袭性强、复发风险高、患者预后较差等疾病特征[1]。近年来,抗体偶联药物(ADC)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HER2+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格局。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(ESMO)年会上,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HER2靶向ADC药物—
药物机制 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(ADC),由靶向HER2的单抗、可裂解连接子和强效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(DXd)构成。
52岁的张阿姨攥着肿瘤指标报告,手心的汗把纸都浸皱了。78ng/mL的数值远超15ng/mL的正常线,之前的治疗没效果,她连炒盘青菜都觉得胳膊沉得抬不动。
密切相关的关键信号通路。其获批主要基于名为CAPItello-291的全球III期临床试验以及中国队列的研究结果。
乳腺癌是全球第二高发的癌症,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随着早期诊断技术进步和综合治疗方案的应用,乳腺癌五年生存率不断提升。但临床中,仍存在部分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受限。
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显著优于更晚线使用的患者(13.27个月 vs. 7.20个月)。 支持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路径中,应尽早引入T-DXd以最大化患者获益。
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%–20%,其侵袭性强,预后较差[1]。随着抗HER2药物的应用,患者预后显著改善,然而转移性乳腺癌仍难以实现长期缓解,尤其在经过多线治疗后缺乏标准治疗方案[1]。德曲妥珠单抗(T-DXd)作为一种靶向HER2的抗体药物偶
近日,礼来公司(Eli Lilly and Company)宣布,美国FDA已批准其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(SERD)Inluriyo(通用名:imlunestrant),用于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(ER+)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(HER2–)、
1223。目前,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以及抗体药物偶联物(ADC)在CDK4/6i治疗失败的HR+/HER2-晚期乳腺癌中均展现出广阔前景。基于此,医脉通系统梳理了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及ADC在CDK4/6i治疗失败人群中的研究进展,以飨读者。
近年来,HR+/HER2-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CDK4/6抑制剂(CDK4/6i)的广泛应用、PI3K/AKT/mTOR通路抑制剂的精准介入、新型口服SERD药物的研发以及抗体偶联药物(ADC)的突破性进展,共同推动着该领域迈向精准治疗时
年过五旬的李女士(化名)在确诊HR+/HER2-晚期乳腺癌后,经历了一线CDK4/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初期的成功,却在一年多后面临耐药的现实。她的处境并非个例。在我国,像她这样的患者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70%,构成了庞大的亚群体。当早期患者五年生存率超过90
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,其中激素受体阳性(HR+)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(HER2-)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亚型,占全部乳腺癌的60%~70%1。目前,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/6抑制剂(CDK4/6i)联合内分泌治疗已成为HR+/HER2-局部
近年来,随着早期筛查诊断技术的进步与根治性治疗手段的完善,乳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已得到显著改善。但临床中仍有20%-30%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会出现复发转移,部分患者在初诊时或疾病进展过程中即发生内脏器官受累。其中,内脏危象作为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,可导致器官功能快速
62岁女性主诉发现左乳肿物3日,查体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,左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等。经乳腺B超、MRI、穿刺活检病理、CT、PET-CT等检查,确诊左乳浸润性癌,cT3N3cM0(IIIC期),分子分型为HER2阳性。
近日,西安高新医院甲乳血管外科成功为一位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启用国际前沿的新型靶向药物DS-8201(德曲妥珠单抗),这标志着西安高新医院在乳腺癌精准化、全程化治疗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。
近年来,乳腺癌治疗领域不断取得新探索进展。内分泌治疗作为HR+/HER2-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策略,常常面临耐药挑战,而ESR1基因突变是其中关键因素。随着精准医学发展,针对雌激素受体1(ESR1)突变的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(SERD)药物Elacest
CDK4/6抑制剂作为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药物,彻底改变了激素受体阳性(HR+)乳腺癌的治疗格局。这类药物通过精准靶向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分子,显著延长了晚期患者的生存期,并成为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。本文将系统解析其作用机制、临床优势及不良反应管理